OLED 組件架構除電極外,中間的 OLED 有機發光材料包含主體材料(發光層)、客體材料(摻雜物)、功能層材料(具電子傳遞性或具電?傳遞性)。紅色主體材料是杜邦、LG Chemical 為主,綠色是三星 SDI、默克,紅綠磷光摻雜材料因為專利壁壘被 UDC 壟斷,藍光熒光材料之前主要供貨商為出光興產、默克,最近 LG 新一代 OLED evo TV 則是使用有效提升藍色發光效率的氘藍,是由杜邦與 LG Chemical 提供,其升華前材料則是由瑞聯新材供應。
其他的功能層材料除了原本的德山集團、出光、LG 等大廠外,目前已有中國廠商進入市場供應,如萊特光電的紅色 Prime。為了解決藍色一直以來的壽命問題,除了三星、UDC 預計在 2024 年將藍色磷光商用化之外,許多新技術如一家韓國材料公司 Lordin 專利提出的 Zero Radius Intra-Molecular Energy Transfer(ZRIET)因為能量轉移效率取決于主體和摻雜材料之間的距離,當距離接近于零,則分子的量子效率將完全沒有影響,所以藉由控制材料內部分子之間能量轉移的速度,來提高效率。Lordin 材料公司合成了一種材料,既能維持主體和摻雜材料的各自特性,又能高效的能量傳輸率保持不變,預計較先前的 OLED 效率提升 4 倍。